DNUI人物

Figure

李艷玲:“在這里的每一天都充滿好奇和新鮮”

2018-07-03 作者: [db:來源] 

1 李艷玲

2002年,我跟家人一起來大連玩,被大連的美景所吸引,心中一直埋藏著對這座美麗濱城的向往。2003年,我看到大東軟招聘老師的信息,2004年終于有機會來到大連,走進大東軟,成為了一名老師。當時對大東軟的印象是環(huán)境太美了。比外在更具吸引力的是這里的特色辦學理念和深植人心的創(chuàng)新基因。在這里的每一天都充滿好奇和新鮮。能來到大東軟是我最大的幸運,感恩遇見的一切,我會好好珍惜。

感慨歲月流年,如白駒過隙。轉眼已在東軟度過了14個春秋。在這些年中親身經(jīng)歷了大東軟的階段式飛躍發(fā)展,完成了學校每一步的華麗蛻變。對于個人來說,這些年也實現(xiàn)了自己的一些愿望,比如2006年接受了SAP公司的培訓,并取得了SAP PA認證的顧問資格,2007年有幸外派到海爾做SAP實施項目。2010年攻讀博士,2014年畢業(yè),2018年職稱晉升為教授。個人發(fā)展離不開學校提供的大舞臺,每一次的進步離不開東軟學院的培養(yǎng),只有個人的職業(yè)規(guī)劃與學校的發(fā)展戰(zhàn)略相一致,才能順勢而為。

在這些年的個人成長中,每一次嘗試和挑戰(zhàn)都遵從自己的內心。2010年,我讀博時,身邊好多人都勸我,這么大年紀了,讀博有什么用。我當時的想法就是特別想去嘗試,內心有個聲音在說,該提升自己的學術科研能力了,要明確自己的主研方向,并在此方向精耕細作。事實證明這是為人師者提升科研水平的必不可少的路徑之一。當一名老師,為學生的每個創(chuàng)意而感動,為每個階段性的進步而欣慰,為學生獲得國家級獎項的時候而感到自豪,為每一次思想的碰撞和交流而歡心鼓舞,這個過程讓人樂在其中,也讓為人師者的價值感徒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