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條新聞

Campus News

【同心戰(zhàn)“疫”】云端教學 精彩不斷

2022-04-02 作者: [db:來源] 

自3月15日學校實行校園封閉管理以來

全校所有教學活動立即轉入線上

目前已累計開設線上課程2348門次

課程覆蓋全部本??茖I(yè)119955人次

理論課開課率達100%

從“面對面”到“端對端”

大東軟師生云上相聚,精彩不斷


01 線上教學轉換“一鍵切換”

為應對疫情突發(fā)情況,學校提前布局,自主研發(fā)智慧教育平臺,依托平臺上自建的在線教學課程安排系統(tǒng),全部任課教師于本學期開課前即完成在線教學群組信息的錄入工作,根據課程特點統(tǒng)籌做好教學設計和線上教學資源建設。

圖片1

?

任課教師依托智慧教育平臺,結合第三方平臺靈活開展教學過程組織

與管理,實現教學全流程數據留痕可溯。3月25日,學校發(fā)布《關于加強在線教學期間教學管理的通知》,進一步明確了加強課堂考勤管理、強化課堂互動環(huán)節(jié)、豐富課下學習任務、探索多元考核評價、充分利用教學平臺、開展專業(yè)教育活動、持續(xù)提升教學效果等共10項工作要求。各課程組開展充分研討,優(yōu)化教學內容,強化師生互動,加強學業(yè)指導、作業(yè)布置與檢查、輔導答疑及考核等教學過程管理,切實保證在線學習與課堂教學質量實質等效。

截至目前,學校智慧教育平臺統(tǒng)計本學期開課課程共建設資源21722個,訪問日志4487.33萬條,學生學習次數101.2萬次,學習時長47.08萬小時。

02線上教學方式“各顯其能”

①?軟件學院張娜老師在《Web開發(fā)技術(Java)的課堂上,使用釘釘直播方式進行講授與互動。授課過程中她會遠程協(xié)助學生調試程序,既及時解決了學生的問題,又為其他同學起到了示范作用。同時,她利用學校智慧教育平臺中的混合式學習平臺,隨堂隨測,及時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并給予針對性指導。利用直播回放+東軟慕課平臺布置課后復習與課前預習任務,雙管齊下,保障學生達到良好的學習效果。

圖片2

?

②?信息與商務管理學院《財務管理信息化實施基礎》課程為學生準備了豐富的線上學習資源,對于實操性強的授課內容,老師錄制了很多微課視頻,方便學生學習使用。課前,教師利用釘釘發(fā)布預習公告。課堂上則采用釘釘直播和視頻會議交叉的形式授課:講授理論知識及操作演示時用釘釘直播,方便學生自主做實驗項目時觀看回放;做實驗操作時,采用視頻會議的形式,方便隨時指導及解答學生遇到的問題,做到有效互動。

圖片3

?

③?智能與電子工程學院《嵌入式系統(tǒng)技術與應用》課程通過嵌入式Linux技術的理論學習與實驗、項目訓練相結合的方式,基于TOPCARES一體化建設,以OBE為指導,有梯度地建設課程線上線下配套資源;基于SC方法,設計參與度高的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教師通過充分利用混改平臺、釘釘、雨課堂等,課前發(fā)布預習任務督促學生完成;課上通過簽到、課件分發(fā)、彈幕互動、隨機提問、課堂互動數據統(tǒng)計,精準把握課堂,有講有練、有互動有思考地開展教學活動。課后提供個性化答疑,幫助學生鞏固知識。

圖片4

?

④?數字藝術與設計學院各課程組迅速啟動在線教學方案。李怡老師為“拉滿”師生教學相長的氣氛做足功夫:課前,打卡、提問、回顧知識、彈幕投票,形成“生生互動”;課上,借助教學軟件隨堂測試和彈幕功能控制授課節(jié)奏,學生回答提問、鼓勵火箭刷不停,形成“師生互動”;課中休息還邀請“貓”助教在線互動,時刻吸引學生的興趣與熱情;課后,結合學習圈分享與探討,完成拓展學習和討論,實現“能力提升”。張煒老師則利用屏幕共享、畫板、批改等功能,為學生指導界面設計課程作業(yè),并演示設計制作的規(guī)范。

QQ截圖20220406202847

?

⑤?外國語學院《基礎日語(二)》課程依托便捷的學習平臺,以豐富的教學資源、多樣的作業(yè)內容、靈活的授課和評價方式保障學生在線學習效率及質量。課前依托學校資源平臺提供形式多樣的自主學習資源。課中師生全程開啟攝像頭并連麥,共享桌面授課,學生搶答積分。課后以講解筆記、課堂派練習、釘釘作業(yè)、在線答疑等保障復習效果。同時,課程思政與大創(chuàng)項目、競賽等結合,貫穿到教學日常。

圖片5

?

⑥?健康醫(yī)療科技學院王雪楠老師講授的是《微控制器原理與應用》。她趕在校園封閉管理前將開發(fā)板發(fā)放到每位同學手中,供實驗環(huán)節(jié)使用。使用直播、答疑、遠程等多種授課方式,實時地將實驗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及解決辦法錄制成小視頻并及時上傳至學校學習平臺,供同學實踐中參考。這種線上講授+線下實操的授課方式,有效地提升了線上實驗環(huán)節(jié)學生的參與度,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了學生的學習效果。

QQ截圖20220406202917

?

⑦?高等職業(yè)技術學院李中寧老師在《Windows服務器管理與應用II》課堂上,多臺電腦和手機共用,豐富知識呈現方式;儲備了豐富的課程資源,通過多布置課上課下作業(yè)掌握學生學習效果;課下與班干部加強聯(lián)系,發(fā)揮骨干帶頭作用。

圖片6

片6

⑧?在《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的課堂上,老師們每節(jié)課都會為學生留出項目匯報時間,學生變身“十分鐘老師”,大大提升了學生的參與度。學習通考勤、隨堂測試;釘釘直播、連麥搶答,學生一個電腦一部手機實時切換,師生節(jié)奏同步,互動熱烈。此外,每堂課教師都會用一個最新的時事熱點問題導入課程,設置專題討論環(huán)節(jié),力爭做到“理論能入腦,氣氛還挺好”。

圖片7

?

⑨?疫情發(fā)生以來,基礎教學部承擔的《高等數學》課程開始嘗試“2+1+1”混合式教學模式,目前已實施兩個教學周期,取得了一定的教學效果。課程采用“一課一師,一生兩師”的方式,遴選課程組最優(yōu)秀的教師擔任線上主講教師,精心設計教學,教學經驗豐富的教師擔任輔導教師,全面保障混合式授課學習效果和學生的參與度。同時,課程組為學生提供豐富的課程資源和試題庫,課下學生可以充分地進行鞏固和檢驗,老師也提供了全時段答疑服務,隨時解答學生的個性化問題。

圖片8

?

⑩?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學院邵子函老師在《思維創(chuàng)新與開發(fā)》課堂上,通過設計課程相關小游戲、綜合項目實踐訓練等,提升了課程互動性,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以實踐促學的方式,引導學生自主思考,培養(yǎng)學生思維能力和綜合實踐能力,營造“教師傾情教,學生熱愛學“的教學氛圍,保障線上教學高質量運行。

圖片9

?

⑾國際教育學院對外漢語文化教學中心的王亞楠老師在理念方法上求新,采用“POA+”教學法,根據內容特點選擇合適的講授方法,重視解題思路、方法的分析;在教學形式上求變,采用“詞匯棋”“對對碰”“漢語圈在線資源“等工具,優(yōu)化在線學習體驗;在文化中求和,為每位學生書寫一封信,營造班級氛圍,凝聚師生力量。

圖片10

?

03 線上教學質量“不縮水”

疫情期間,學校積極有效落實教學質量保障措施。3月17日,學校發(fā)布《關于落實校-院-系三級教學質量監(jiān)控機制保障在線教學質量的通知》,進一步明確在線教學期間,學校、二級學院、系部、課程組和授課教師、學生管理、技術支持等層面的職責和工作重點,充分發(fā)揮校-院-系三級教學質量監(jiān)督保障作用,確保在疫情防控期間調整教學方式、不降教學質量。

學校面向全校師生提供在線教與學的方法支持,通過校園網、線上研討會等進行分享,如《基于OBE的“導助結合”式聽課方法》、《莫夫好春光,勤學在云端--對學生在線學習的建議》、《TOPCARES核心能力量規(guī)應用線上研討》、《淺談怎樣做好線上教學工作》等。

學校建立了校院系三級質量監(jiān)控保障機制,質控委員隨機進入線上課堂,覆蓋100%專業(yè)系部,及時掌握線上教學開展情況,加強線上教學督導力度,持續(xù)發(fā)揮監(jiān)督和指導作用。圍繞教學目標達成,以OBE學生視角,助力教師更好地達成教學目標,幫助教師提升在線教學能力。本學期開學1~7周,全校質量監(jiān)控委員共聽課218次,比去年同期聽課次數提高30%以上。

圖片11

?

線上線下,校內校外

大東軟師生合心合力合拍

精彩紛呈的云端教學

是大東軟同向同行抗擊疫情

又一段難忘而充實的回憶